百科资讯网

天安门名字由来

发布时间:2025-07-23 02:12 百科知识
2025-07-23 02:12

开始阅读 微信阅读

天安门最初的名字叫承天门,有承天启运、受命于天的意思,之所以被改为天安门是因为原来的承天门两次被大火焚毁,直到公元公元1451年重建并更名为天安之门,之后又将牌匾上的字体更换为楷书,同时改为天安门。

天安门名字的由来

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,最初的名字叫&濒诲辩耻辞;承天门&谤诲辩耻辞;,有&濒诲辩耻辞;承天启运、受命于天&谤诲辩耻辞;的寓意。但是承天门在公元1451年的异常大火中被烧毁,1465年又开始重建,但明末又被大火烧毁,直到公元1451年重建更名为&濒诲辩耻辞;天安之门&谤诲辩耻辞;。

根据我国史料记载,清代初期的天安门牌匾上刻有满、汉、蒙叁种文字,并且按照蒙语直接翻译为&濒诲辩耻辞;天安之门&谤诲辩耻辞;。但是后来牌匾上只剩满汉两种文字,并且将上面的汉字改成了楷书重新书写了&濒诲辩耻辞;天安门&谤诲辩耻辞;叁个字。

天安门名字的由来在民间还有一个说法,相传闯王李自成攻进京城后,在承天门用弓箭射向牌匾上的&濒诲辩耻辞;天&谤诲辩耻辞;字没有射中,其属下变安慰闯王说到&濒诲辩耻辞;有天命者任自为&谤诲辩耻辞;,闯王误解为是在说他没有天命,便要下令杀了下属,后来清朝统治者听了这个传闻,便将&濒诲辩耻辞;承天&谤诲辩耻辞;改为&濒诲辩耻辞;天安&谤诲辩耻辞;。